中国抗衰老化妆品产业分会|中国抗衰老化妆品网——十大最有效抗衰老护肤品化妆品

协会动态

行业盛会 | 第三届中国化妆品产学研协同创新论坛沪召开 日期:2025-05-15 来源: 浏览:48

2025年5月12日,第三届中国化妆品产学研协同创新论坛在第29届CBE中国美容博览会上成功召开。本届论坛以“双创新驱赋能产业,四链协同贯通发展”为主题,汇聚了顶尖专家学者、知名企业领袖及行业精英,共同探讨化妆品领域的技术创新、产学研协同与产业升级路径,为推动中国化妆品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图片1.png
图片2.png

图一、二 部分嘉宾合影与论坛现场


本届论坛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与中国抗衰老促进会指导,中国化妆品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中国抗衰老促进会化妆品产业分会、CBE中国美容博览会联合主办。吸引了来自北京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江南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沈阳药科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国粹国妆品牌文化研究院、中国化妆品科学杂志社、山东花物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无锡知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无锡巨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志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斯拜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申江压力容器(宁波)有限公司等高校院所代表和企业代表的大力支持,以及百余名行业同仁及媒体朋友的参与,共同探讨化妆品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


第三届中国化妆品产学研协同创新论坛开幕式


图片3.png

图三 主持人化妆品行业唯一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化妆品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常务副理事长王建荣


论坛开幕式由化妆品行业唯一的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化妆品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常务副理事长王建荣主持。特邀领导——原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管局正厅级常务副局长、国家药监局高研院特聘教授、中国化妆品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顾问张守文与主办方领导发表讲话。


图片4.png

图四 原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管局正厅级常务副局长、国家药监局高研院特聘教授、中国化妆品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顾问张守文


张守文教授首先对参会嘉宾表示欢迎。他指出,当前化妆品产业正从 “制造” 向 “智造” 关键期,近年来虽成果丰硕,但也面临核心技术薄弱等挑战。为此,他提出四点发展举措:强化政策引领,健全行业标准,为技术创新打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深化跨界合作,推动生物医药、合成生物、信息技术、AI 等前沿技术与化妆品产业深度融合,突破技术瓶颈;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借助校企合作、科研平台孵化等路径,为行业培育复合型人才;拓展国际视野,加快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助力本土品牌走向国际舞台。张教授的讲话站位高、方向明,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清晰指引,赢得与会嘉宾广泛认可。


图片5.png

图五 中国食品药品企业质量安全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抗衰老促进会化妆品产业分会会长程伟


中国食品药品企业质量安全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抗衰老促进会化妆品产业分会 会长程伟在致辞中指出,当前抗衰老化妆品领域正迎来科技变革与品牌升级的关键期。本次论坛作为行业盛会,将深度挖掘科技创新潜力,推动前沿技术转化应用,同时强化品牌意识,塑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民族品牌。他强调,通过产学研紧密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落地,是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图片6.png

图六 CBE中国美容博览会执行主席桑莹


CBE中国美容博览会执行主席桑莹作为主办单位领导致辞表示,本次论坛旨在搭建抗衰老化妆品交流合作平台,携手顶尖科学家和专家,探讨行业前沿科技与产业升级。她坚信,通过深入的学术交流,将激发创新灵感,推动技术突破,为国内外抗衰老化妆品事业注入新活力。桑主席强调以科学为引领,创新为动力,共促行业高质量发展,并期待论坛取得圆满成功,共创美好未来。


第三届中国化妆品产学研协同创新论坛专家报告


图片7.png

图七 主持人沈阳药科大学副教授宗东升


在专家论坛环节由沈阳药科大学副教授宗东升主持。该环节内容丰富,主要涵盖专家报告与多项重要仪式,为整个论坛增添了丰富内涵与亮点。


图片8.png

图八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香料香精化妆品学部副主任、香料香精化妆品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助理、博士生导师寇兴然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香料香精化妆品学部副主任、香料香精化妆品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助理、博士生导师寇兴然教授做了“香暖神怡 美丽前行——跨学科融合 科技创新引领未来之美”的报告。报告指出以跨学科融合为依托,借助科技创新,深耕情绪香氛、情绪护肤领域。以香气舒缓情绪,以科技赋能护肤,推动美丽与健康融合创新。打破传统界限,既关注外在美,更重内在健康与情绪平衡。用科技引领行业方向,为美好生活注入创新活力,开启未来之美新篇,在美丽健康之路上稳步迈进,展现跨学科与科技融合的独特魅力。


图片9.png

图九 中国药科大学教授、中国抗衰老促进会化妆品产业分会副会长王伟


中国药科大学教授、中国抗衰老促进会化妆品产业分会副会长王伟做了“仿生微纳米前沿技术在精准靶向抗衰领域的研究应用”的报告,在其报告中指出仿生微纳米技术通过模拟生物结构的微纳递送系统,实现抗衰成分精准靶向与高效释放。雾化吸入式纳米系统结合基因编辑实现无创抗衰。该技术突破传统局限,通过多通路干预降低副作用,推动抗衰从表面修复向细胞级再生升级,生物相容性优化及规模化生产为主要挑战。


图片10.png

图十 《中国化妆品科研成果蓝皮书(2023-2024年)》发布仪式


《中国化妆品科研成果蓝皮书(2023-2024年)》发布仪式在业界瞩目中拉开帷幕,这一成果凝聚了产学研各界的智慧结晶,为行业创新提供了权威指引。发布仪式上,与会嘉宾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并对化妆品产业的未来充满期待与信心。

发布嘉宾:

  • 张守文  原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管局正厅级常务副局长、国家药监局高研院特聘教授、中国化妆品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顾问

  • 程建华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中国产学研促进奖代表

  • 王建荣  化妆品行业唯一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化妆品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常务副理事长

  • 赵继华  中国化妆品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 常务副秘书长

  • 王  伟  中国药科大学教授、中国抗衰老促进会化妆品产业分会副会长

  • 孟祥璟  山东省药学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中国抗衰老促进会化妆品产业分会副会长

  • 杨  洁  半亩花田品牌技术 创新总监

  • 陈薪羽  上海铮信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图片11.png
图片12.png

图十一、十二 中国化妆品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成员单位与专家委员聘书颁发仪式


随后,由原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管局正厅级常务副局长、国家药监局高研院特聘教授、中国化妆品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顾问张守文,化妆品行业唯一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化妆品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常务副理事长王建荣在“中国化妆品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成员单位与专家委员聘书颁发仪式”上为专家委员和成员单位颁发了牌匾与聘书。这些专家委员的加入,将助力分会更好地发挥行业引领作用,为我国抗衰老化妆品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化妆品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专家委员:

  • 管清香  吉林大学药学院 教授

  • 寇兴然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香料香精化妆品学部副主任、香料香精化妆品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

  • 于瑞莲  南京定宏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颐玞悠”品牌创始人、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

  • 唐  霖  浙江药科职业大学 副教授

  • 沈  潇  上海中医药大学 芳香疗法研究院院长

中国化妆品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成员单位:

  • 上海鲜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星研(上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宜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图片13.png

图十三 中国抗衰老促进会化妆品产业分会会员单位牌匾与个人会员颁发仪式


中国药科大学教授、中国抗衰老促进会化妆品产业分会副会长王伟,中国抗衰老促进会化妆品产业分会秘书长王玮在“中国抗衰老促进会化妆品产业分会会员单位牌匾与个人会员颁发仪式”上为会员单位和个人会员颁发了荣誉。

中国抗衰老促进会化妆品产业分会会员单位:

  • 广州嘉贝美国际科技有限公司

  • 广州红地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抗衰老促进会化妆品产业分会个人会员:

  • 吴艳梅 广州嘉贝美国际科技有限公司代表 

  • 郑佳佳 广州红地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代表 


第三届化妆品产学研协同创新论坛产学研促进奖代表报告


图片14.png

图十四 主持人中国抗衰老促进会化妆品产业分会工作部主任李杰


在产学研促进奖代表报告环节,由中国抗衰老促进会化妆品产业分会工作部主任李杰担任主持人。整个环节聚焦产学研合作与标准引领,内容精彩纷呈。


图片15.png

图十五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代表程建华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代表程建华深入剖析了“生物制造助力化妆品原料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报告。他指出,生物制造依托合成生物学、基因工程等前沿技术,为化妆品原料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此外,其创新力催生新型功能原料,满足消费者对护肤功效与安全性的多元需求,推动化妆品行业向绿色、高效、创新方向迈进,助力实现原料供给的高质量跃升,引领美妆产业升级。


图片16.png

图十六 半亩花田品牌技术创新总监、中国产学研合作深入融合好案例代表、北京工商大学化妆品智慧监管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杨洁


半亩花田品牌技术创新总监、中国产学研合作深入融合好案例代表、北京工商大学化妆品智慧监管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杨洁,在论坛上阐述了“以花悦肤:东方花植纯净美学碰撞神经科学的护肤新范式”。她指出,将东方花植纯净美学与神经科学巧妙融合。聚焦纯净美容与神经美容的碰撞,以玫瑰精粹等东方花植为切入点,通过基础研究挖掘其对肌肤神经的调节潜能,实现舒缓修护。既满足肌肤对纯净成分的需求,又从神经层面改善状态,引领护肤向更安全有效的方向发展,为消费者带来自然与科技交融的护肤新体验,诠释东方花植在现代护肤中的创新魅力。


图片17.png

图十七 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中国化妆品科学》编委于明加


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于明加,在演讲中详细介绍了“天然活性产物的生物制造与功能大分子的智能设计”。她指出,天然活性产物的生物制造与功能大分子的智能设计是生物科技领域的前沿交叉方向,旨在通过合成生物学、代谢工程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高效、可持续的生物制造与精准分子设计。这种 “生物制造 + 智能设计” 的协同模式,不仅推动了医药、农业等领域的绿色生产变革,更为类生命软材料、个性化医疗等前沿应用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图片18.png

图十八 广东芭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检测中心副总经理李适炜


《纯净面膜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发布与宣贯解读环节,广东芭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检测中心副总经理李适炜对标准做了解读。她介绍,该标准针对面膜市场快速增长但现有标准不足的现状,由广东芭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推动。其明确纯净面膜为 “由 5 种以内植物水成分制成的面膜”,并规范适用范围与分类。通过宣贯解读,助力企业精准理解该标准,参考国际经验提升产品质量,推动国内面膜行业与国际接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保障消费者权益,增强市场竞争力,引领美妆制造新高度。


第三届化妆品产学研协同创新论坛前沿科技成果


图片19.png

图十九 主持人中国化妆品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常务副秘书长赵继华


前沿科技成果环节由中国化妆品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常务副秘书长赵继华主持。该环节有科技前沿技术报告与主题访谈、2025 中国化妆品产学研优秀案例颁发仪式。整个环节聚焦科技成果,搭建起交流,助力化妆品产业创新发展。


图片20.png

图二十 山东省药学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中国抗衰老促进会化妆品产业分会副会长孟祥璟


山东省药学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中国抗衰老促进会化妆品产业分会副会长孟祥璟,在演讲中详细介绍了“基于人工智能开发抗衰老环肽原料”。她指出,基于人工智能开发的抗衰老环肽原料,通过 AI 计算生物学与深度学习模型解析衰老靶点,筛选优化环状多肽结构。其环状特性稳定抗降解,可靶向激活胶原合成(I/III 型)、抑制炎症,实现抗皱、紧致等多重功效。


图片21.png

图二十一 南京定宏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颐玞悠”品牌创始人、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于瑞莲


南京定宏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颐玞悠”品牌创始人、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于瑞莲,在演讲中强调了“中药虫草外囊泡的创新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她指出,聚焦从虫草中提取具有生物活性的纳米级外囊泡,通过前沿技术解析其成分及作用机制,突破传统中药有效成分递送效率低的瓶颈。项目开发高纯度提取工艺与靶向载体系统,推动其在免疫调节、抗衰养颜、肿瘤辅助治疗等领域的医药及功能性产品转化,助力中药现代化与大健康产业升级,实现传统药材价值的创新性开发。


图片22.png

图二十二 北京工商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绿色化妆品大赛华北赛区副秘书长张佳婵


北京工商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绿色化妆品大赛华北赛区副秘书长张佳婵,在演讲中阐述了“食药用菌发酵原料开发与产品转化前景”。她指出,食药用菌发酵原料开发与产品转化前景广阔,虽面临技术标准化挑战,但其在大食物观推动下,有望成健康消费与粮食安全重要方向。


图片23.png

图二十三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国芳香疗法研究院院长沈潇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国芳香疗法研究院院长沈潇在论坛中分享了“从神经内分泌视角探索情绪护肤的作用机制”。她表示,围绕情绪护肤,嗅觉神经内分泌机理,结合“中国芳香疗法研究院”研发实践,探究芳香成分应用策略,总结成果与挑战,系统构建起情绪护肤的理论与实践框架,兼具科学性与实践性。


图片24.png
图片25.png
图片26.png

图二十四-二十六 2025中国化妆品产学研优秀案例颁发仪式


在行业专家、企业家等的见证下,举行了“2025中国化妆品产学研优秀案例颁发”仪式,由原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管局正厅级常务副局长、国家药监局高研院特聘教授、中国化妆品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顾问张守文和中国化妆品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副理事长王玮为优秀企业和个人颁发奖杯与证书。表彰其在化妆品行业的杰出贡献与创新成就。这不仅是对过去努力的认可,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激励。

2025中国化妆品产学研优秀案例:

案例名称:皮下注射无菌配液系统

完成单位:申江压力容器(宁波)有限公司

案例名称:中药虫草外囊泡的研究与产业化

完成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

案例名称:SpecKare® HV 201(头皮抗衰防脱调理因子)

完成单位:南京斯拜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案例名称:牛奶外泌体

完成单位:苏州志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案例名称:《中国抗衰老颜究院公益讲堂》

完成单位:中国抗衰老促进会化妆品产业分会

案例名称:化妆品科普

完成人:吴艳梅  

案例名称:燕麦双菌发酵滤液

完成单位:山东花物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

案例名称:超低分子量透明质酸关键制备技术与高值化应用

完成单位:江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无锡巨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

案例名称:壬二酸改性及应用

完成单位: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无锡知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图片27.png

图二十七 主题访谈“双创新驱赋能产业,四链协同贯通发展”


由中国抗衰老促进会化妆品产业分会第三工作部副主任郑岩主持了题为“双创新驱赋能产业,四链协同贯通发展”的座谈会。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教授宋思根、江南大学化妆品功效评价中心主任杨井国、中国化妆品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常务副秘书长赵继华、半亩花田品牌技术创新总监杨洁、上海铮信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熊中立共同参与了交流。嘉宾们一致认为,需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化高校与科研机构协同,完善人才培养与成果转化机制,构建 “基础研究 — 技术攻关 — 产品转化 — 市场应用” 全链条生态,助力中国化妆品产业从 “制造” 向 “创造” 跃迁。


第三届中国化妆品产学研协同创新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行业搭建了高水平的交流平台,更通过技术共享、标准制定与成果转化,为产业升级指明了方向。与会嘉宾一致表示,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深化合作、共谋创新,推动中国化妆品行业向科技化、国际化、可持续化迈进,为全球“美丽经济”贡献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