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衰老化妆品的时代已经到来”,科技定义功能性护肤品的未来已经成为行业共识。在未来,科技在产品升级、行业创新、品牌壁垒构建等方面的助推作用将进一步凸显。从需求端来看,消费者需求不断改变,如抗衰抗皱、肌肤修护等诉求比较多。因此,进一步针对皮肤问题,从原料、配方、科研技术与功效,成为抗衰老护肤赛道的重要点。
那么,产学研如何协调发展?中国抗衰老化妆品如何以优质的科研实力实现产品力?中国抗衰老化妆品专栏编辑部特别采访了刘毅教授。
刘教授,请您谈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抗衰老化妆品科技创新有什么趋势?
化妆品是用于人体皮肤的外用品,区别于药物,药是以治疗作为目的,抗衰老化妆品的功能是要改善皮肤的皱纹、质地,使皮肤保持年轻状态。从医学角度来讲,衰老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内源性衰老是由于体内的自由基增多,攻击正常人体细胞,造成正常细胞的DNA变异,从而产生衰老。如果能降低体内自由基对皮肤细胞的氧化反应,就能延缓衰老。所以,目前抗衰老化妆品的发展趋势就是在新法规的指引下,生产出既安全又有效的抗衰老化妆品。
在实践中,消费者对抗衰老化妆品的主要诉求有哪些,将如何满足?
目前,消费者比较关注产品的性价比,抗衰老化妆品最重要的属性是“安全”,在消费者使用过程中,杜绝带来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比如红肿、刺痛、瘙痒等过敏反应。因此,我们在临床实验中最关注的是产品的“安全性”。作为抗衰老化妆品,消费者需要长期使用,故而在“安全性”方面的验证,我们也要多做一些试验。其次是“有效性”,抗衰老化妆品作为高端功能性产品,其价格往往较为昂贵,尤其是刚面市后,消费者迫切想实现“立竿见影”的使用效果,因此,只有实现了“安全性”和“有效性”,消费者才能重复购买,最终实现服务人民群众的目的。
抗衰老化妆品在研发过程中与中医或西医哪方面结合的更多一些?
目前,在抗衰老化妆品研发领域,中西医只是研究角度不一样,西医方面更重视分子水平的微观研究,而中医更注重整体性的研究,比如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等。其实,中西医研究抗衰老化妆品的路径是不同的,但都是为了抗衰老化妆品的安全和有效,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殊途同归。此外,中西医结合也更有助于新产品的研发历程,帮助消费者达到更加有效、更加美丽、更加自信的美颜效果。
请结合具体案例,您在科研中有哪些新发明、新应用?
以我的经历来说,经历了30余年化妆品行业的科研工作,主要是从事天然植物活性原料及相关生物技术方面的化妆品应用研究。从研究中发现,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消费者对于知识水平的提升,人们越来越懂得化妆品成分和功效,在消费过程中也较为理性。在我的研究工作中,一直贯彻以某种成熟理论做基础,比方说,从皮肤糖化衰老的机理出发,皮肤中的不良糖类和氨基酸或蛋白质结合后,被糖化的蛋白质因分子量增加,在体内微循环时变得不易移动,沉淀在皮肤的毛细血管或者表皮上,便会形成脂褐质或色素沉着。因此,我们团队一直致力于研究开发延缓蛋白糖化衰老的形成,延缓皮肤因此形成的暗化、皱纹、松弛,使青春常驻。
目前,有哪些延缓皮肤衰老的新发现和新原料?
根据我国相关化妆品法规的要求,在NICI目录中寻找可以应用的成分,有些成分分子量比较大,我们就用各种方法使其分子量变小,活性更强。比如透明脂酸,天然透明脂酸的分子量是好几百万,现在我们能把它做到几千,根据不同需要,添加不同的原料;此外,如葡萄皮中提取的白藜芦醇,这是一种抗自由基、抗衰老的重要活性物质,根据现有技术方法将其水溶化、或脂溶化,也就是可以改变原有物质的溶解物理性能,提高有效物质的生物利用度,用最少的量,实现最大的使用功效。因此,随着科技的发展,会有源源不断的新原料、新剂型陆续面市,可以把之前不能做到的事情现在通过技术的加持,使产品的功效更大化。
根据目前最新研发成果,您认为距离上市还有什么阻碍?
首先是新原料面临着研发周期长的普遍问题,因为要做很多实验,如毒性、功效、变态反应、刺激性试验和光敏测试等安全评价。此外还有剂型测试,比如霜剂、乳剂、水剂、精华露等测试皮肤有效性,及其对皮肤抗衰老的贡献率,还要形成相关的数据模型及评价,并不断改进,直至最终定型。所以,一款成熟的产品一定是要经过反复试验和市场的无数次反馈来完善。
请谈谈,目前我国抗衰老化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如何,其优劣势有那些方面?
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与国际先进国家接轨,也包括化妆品领域,与国外相比,我国化妆品行业起步较晚,由于我国当时基础工业底子薄,化妆品作为奢侈品,是比较晚才发展起来的行业。但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跃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越来越高端化,引发了我国化妆品行业逐步向专业化、细分化、前沿化发展。因此,我国的化妆品行业起步虽晚,但和其他行业一样,发展迅速。其中,抗衰老化妆品,作为化妆品产业的一个重要分支,现在也在逐步蓬勃发展。当前,西方老牌化妆品生产商在专业细分领域仍有不小优势,尤其是品牌优势巨大,成为我国民族化妆品产业奋起直追的目标。
专家介绍
刘毅,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研究员,北京耐确生化技术研究所总工(CTO)。长期从事医药技术教学与研究、天然化妆品活性物研究开发工作。
申请10项有关化学药品的中国发明专利,1987年获北京医科大学科技成果奖,公开发表科技论文100多篇,大部分论著被美国化学文摘和美国生物文摘所收载。